蘇皖川多城大氣污染防治存短板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開通報

  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阮煜琳)四川省樂山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連續三年上升,江蘇省徐州市部分鑄造企業污染突出......第三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深入現場,查實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切實推動問題整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日集中通報典型案例。

  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江蘇省發現,淮安、宿遷、徐州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落實不到位,一些涉氣行業污染治理不力,有的“兩高”項目產能置換不規范,機動車尾氣檢測和治理機構違規操作,空氣質量出現反彈。

  督察指出,淮安、宿遷、徐州是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在全省長期靠后,2023年PM2.5濃度出現反彈,優良天數比率同比下降,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2024年1-9月三市PM2.5濃度排名全省后三位,淮安、徐州較上年同期繼續反彈。

  在安徽省,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發現,一些重點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進不力,違規上馬“兩高”項目,違法排污問題突出,機動車檢驗違規問題多發頻發,空氣質量出現反彈。宿州、淮北、蚌埠是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2024年1-9月,三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同比分別上升13.9%、8.7%和7.6%;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同比均有下降。

  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四川省發現,瀘州、內江、樂山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兩高”項目盲目上馬控制不嚴,企業違規違法問題多發,重污染天氣應對不力,空氣質量出現反彈。

  瀘州、內江、樂山地處成渝雙城經濟圈腹地,是四川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督察發現,2023年三市空氣質量均出現明顯反彈,瀘州重污染天數同比增加,且為全省最多;內江PM2.5濃度同比上升24.6%,在全省15個重點城市中上升最多;樂山PM2.5濃度連續三年上升。

  督察指出,瀘州、內江、樂山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力,部分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污染治理有差距,甚至弄虛作假,有關部門監管不到位。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