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僑鄉信宜老手藝“欖雕”煥發生機

  茂名11月2日電 題:廣東僑鄉信宜老手藝“欖雕”煥發生機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高干

  時下正是廣東知名僑鄉信宜烏欖的采收尾期,當地以烏欖核制作的傳統民間老技藝“欖雕”,不僅在當地一批青年生力軍的手中得到傳承與創新,還煥發了經濟新生機。

  欖雕是廣東民間傳統工藝,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烏欖又稱黑欖,是信宜市特產果樹,占中國欖雕原料市場供應的七成份額。每年中秋節后,來自中國各地的欖雕從業者涌至信宜,尋找和收購烏欖原料用以制作欖雕工藝品。

  據信宜欖雕非遺傳承人曹峻林介紹,信宜欖雕發展至今至少有200年歷史,它的制作主要分為選料、畫樣、成型、雕刻、開相、打磨六個步驟,雕刻過程技法繁多。信宜欖雕秉承了嶺南文化的風格特征,雕刻件主要表現為民俗風情和傳統文化等題材,可作為手腕、頸項的飾物,或作為擺件供案頭陳設。

  曹峻林說,在2015年之前,由于信宜欖雕傳統手藝人的年紀偏大,加之欖雕款式單一,銷售方式也僅囿于街市擺賣,讓這門傳統手藝變得前路茫茫。后來,隨著工藝欖市場的火熱,吸引了一批信宜青年返鄉創業,不僅為信宜欖雕技藝的傳承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以“信宜欖雕+旅游+文創+產業”的發展模式,催生出一條致富新途徑。

  據信宜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介紹,目前信宜已培養出年輕的專業欖雕工藝師10多人,并通過定期舉辦公益教學的方式,在學生和社會群體中傳授欖雕工藝。欖雕作品也得前所未有的創新和突破,由原來的單一向多元化發展,雕刻作品出現了地方特色水果三華李、荔枝,也有人物形象冼太夫人等,還有實用型的藍牙音箱。

  每年信宜產出欖雕作品過百萬件,每一粒手工欖雕作品的售價從500元至20000元(人民幣,下同)不等,產品遠銷北京、蘇州、浙江等地。如今,信宜欖雕已形成集原料、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從業人員超3萬人,年產值4.23億元。

  更值一提的是,作為廣東知名僑鄉,旅居海外的信宜鄉親,每每返鄉省親時,總愛購買一些當地的欖雕工藝品,留作紀念,或用以饋贈親友。

  在信宜黑欖主產區洪冠鎮洪上村,有一棵被“特級守護”的黑欖樹王。該樹四周有層層疊疊的排架護體,多個監控攝像頭全方位監控,采收期間還有專人24小時看護。據當地知情人士透露,這棵黑欖樹王已有100多年樹齡,所產的黑欖核大,是制作欖雕的上品,每年產欖收益超過100萬元。

  茶山鎮黑欖種植大戶黃波求稱,由于工藝黑欖更具市場價值,不少農戶把自家的老欖樹嫁接改良為工藝黑欖。今年,制作工藝品的黑欖每千克售價1200元至2000元不等,他自家種植的700多棵工藝黑欖樹,預計收入不菲。(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