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天津、重慶等地陸續曝出有4S店突然停業或者閉店,引發廣泛關注。福建省消委會近日發文表示,已經關注到有4S店突然關門,導致眾多車主面臨下訂后無車可提、汽車配件無法取回、售后服務無法進行等困境,并提醒消費者警惕相關消費風險。
在"電"進"油"退競爭格局下,汽車行業正經歷一場持續的"價格戰",部分傳統汽車經銷商因資金周轉失靈等問題選擇退網。經銷商退網,最受影響的是車主權益。除了維修保養和保險續保不便,已經付了定金、首付款,甚至付完全款的車主如何提車,部分即將還完車貸的車主還款保證金怎么拿回等問題,都關乎車主切身利益。
行業轉型、經營不善,代價不能由消費者買單。經銷商選擇停業或者退網,服務不應該斷線。應積極尋求解決方案擺脫困境,保障車主權益,主動協調同品牌4S店有序承接車主服務事項,并及時告知消費者。汽車品牌方應承擔起相應的消費者權益保障義務。在與經銷商退網結算時,品牌方有義務督促其為車主折價退費,或直接扣除相關費用,以確保能夠按照合同約定為客戶提供后續服務。此外,品牌方還可以考慮上收發動機、變速箱延保等消費者最關切的售后服務,確保車主權益不受損害。
4S店憑借完整和規范的服務系統、多種多樣的增值服務,曾贏得廣大車主的青睞。如今,在產業深度轉型過程中,部分4S店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網點調整也在情理之中。汽車行業協會應協助主管部門,加快建立健全汽車品牌經銷商退出機制,完善和形成經銷商品牌授權合作更加公平合理的新模式,保障經銷商合理的投資和服務收益。經銷商有的賺,經營才能長久,消費者權益也才能得到持久保障。(經濟日報 作者:溫寶臣)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