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2月13日電(張煜歡)今年7月,杭州長喬極地海洋公園迎來了三位特別的“心青年”。
陳志昂、潘承穎、王藝涵三位心智障礙青年來到這里參加“海洋天堂”公益項目,開始一段為期六個月的就業實訓實習,為自己爭取工作崗位。他們的工作場地是海洋公園的白鯨餐廳。每天午后,陽光從白鯨池頂穿過水面,貼著池壁劃出一道道美麗光線。
“心青年”在海洋公園工作。海洋天堂項目供圖根據三位“心青年”的能力特點,老師為他們設計了不同的崗位。陳志昂是后廚廚工,潘承穎是后廚配餐服務員,王藝涵是前廳服務員。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參加餐廳每天營業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收集餐具臺,擦玻璃和桌椅等工作。
三位“心青年”的到來,也給餐廳帶來不一樣的氣氛。員工與他們相處日久,從顧慮到接納肯定,再到主動交流,指導他們工作。
“工作讓我很快樂,我很喜歡聽顧客跟我說‘謝謝’。我也謝謝大家,愿意幫助我們。”12月13日,在2024年杭州市社會化助殘項目展示暨助殘社會組織推介交流活動上,“心青年”潘承穎如是說道。
據統計,目前國內心智障礙群體有1200萬人左右。但由于社會大眾對心智障礙群體的了解不夠深入,距群體被社會接納和實現平等融合就業的目標,尚有許多空白需要填補。
今年1月,由杭州長喬集團創辦的公益組織——杭州海洋天堂正式成立。杭州海洋天堂利用海洋公園這個公共平臺,為心智障礙青年創建一個融合就業及個案服務空間,針對16歲以上“心青年”提供個別化支持、職業發展以及自主生活能力提升等服務。
杭州海洋天堂是杭州助殘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助殘社會組織項目接受頒獎。杭州市殘聯供圖近年來,杭州市殘聯在多部門與社會大力支持下,探索社會組織在助殘服務領域的作用發揮途徑和載體,通過構建可持續的組織培育體系、品牌化的助殘項目體系、專業化的全鏈支持體系,涌現出一批優秀并充滿正能量的助殘社會組織代表,扎根在就業、康養、特殊教育、無障礙等領域。
這些助殘社會組織著眼于殘疾人的所需所盼,默默耕耘奉獻,助力殘疾人滿足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城區星覺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通過心智友好社區試點項目,讓心智障礙人士在社區中“有活動、有事做、有朋友”;濱江區暢享輔具綜合服務中心通過“志愿教、專業修、定期查、免費借”,為適用群體提供便捷、貼心、有效的輔具服務;臨安區寸草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關切視障兒童真實需求,培養視障兒童聽覺和語言能力,為他們敞開光明之窗;杭州六六聲生殘疾人藝術團通過“藝路生花”項目,全方位展現殘疾人藝術工作者的才能和魅力,讓他們在舞臺上綻放光彩……
據統計,近年來,由杭州市殘聯立項扶持的助殘社會組織項目超過50個,投入資金近200萬元。今年9月,杭州市殘聯聯合杭州市民政局面向全社會開展了2024年杭州市社會組織優秀助殘服務項目征集。經專家評審選出二十佳優秀項目,活動現場為優秀項目進行了頒獎。
此外,8個由助殘社會組織、基金會、愛心企事業單位共建的助殘項目在活動現場簽約,杭州市社會助殘公益導師團隊也再一次擴容納新,專家們將為助殘社會組織的規范、可持續成長提供科學、專業的指導,讓杭州助殘公益生態愈發濃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