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15日電 題:10月主要指標明顯回升 折射中國經濟三大趨勢
王恩博
隨著三季度末以來一攬子增量政策重磅**,各方密切關注10月中國經濟數據將出現何種變化。答案15日揭曉:當月中國主要經濟指標回升明顯,折射三個重要趨勢。
其一,是經濟回升勢頭增強,體現在多項數據增速加快。
例如,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國慶假期和“雙十一”促銷活動提前等有利因素帶動下,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增速比上月加快1.6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增速比上月加快1.7個百分點。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向表示,10月消費數據好于預期,既有“雙十一”助力,也有“以舊換新”政策生效的因素,許多是前期政策“組合拳”、房地產市場企穩等給居民消費意愿帶來的拉動。
一系列積極變化,也推動服務業明顯回升。10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上月加快1.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加快,這是今年以來服務業生產指數的最高增速。
其中,在增量政策帶動下,金融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生產指數都出現明顯回升,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回升幅度達到或超過3個百分點。
其二,是宏觀政策效應顯現,尤其與“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相關的領域表現普遍亮眼。
家電、汽車等大宗消費尤為受益。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汽車類、家具類以及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速都比上月加快。
據官方統計,以上四類拉動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個百分點,且拉動幅度比9月份明顯擴大,可謂效果顯著。
當產品賣得好,制造商就敢于開動馬力生產。于是,10月份,新能源汽車、家電等產品生產都實現了較快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48.6%,帶動其產業鏈條上的充電樁產量增長25.2%。家用空氣濕度調節裝置、房間空氣調節器、家用電熱取暖器具等家電產品產量也都實現兩位數增長。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認為,下階段,隨著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政策組合效應會進一步顯現,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會不斷增多,為四季度經濟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第三,是市場預期信心提振,這是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勢頭的重要保障。
只要有信心,企業愿意擴大投資和生產,消費者愿意消費,經濟回升向好的“鏈條”就能轉起來。翻看10月中國經濟成績單,除生產需求等指標明顯回升外,市場更加活躍也是突出特點。
付凌暉提到,當月,房地產市場的咨詢量和帶看量明顯增加,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大幅改善,滬深兩市成交量、成交額顯著增長,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雙雙回升到景氣區間,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在近期首次出現回升。
企業對經濟“水溫”最為敏感,畢馬威中國的一項調研顯示,超七成受訪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對未來三年中國經濟增長有信心,較2023年回升。
畢馬威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蔡偉向表示,伴隨資產價格逐步修復,居民、政府存量負債逐步化解,未來增量需求端政策效果將更顯著,企業或迎來更繁榮的市場需求與寬松的政策環境,對經濟及營收預期有望進一步上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