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11月15日電 題:病房里的一場特殊“葬禮”
作者 范麗芳 劉娟
“青山無語,九天寒徹,親人落淚,朋友傷悲。郭娟娟同志于2024年11月10日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驚聞噩耗,如晴天霹靂,心痛如絞……”近日,山西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老年病科舉辦了一場模擬葬禮。
“靈堂”設在老年病科示教室,大大的黑體“奠”字醒目地“掛”在墻上,室內哀樂低徊。
面對“靈柩”,郭娟娟的“家屬”,老年病科的醫務人員、實習生、規培學員們,低頭默哀。悼詞閉,集體三鞠躬;大家圍繞“靈柩”緩緩行走,將白色絹花敬獻給“逝者”,做最后告別。人群中,有人輕輕抹去眼淚……
老年病科主任郭娟娟作為模擬葬禮“逝者”的扮演者,靜靜地躺在粉色“棺材”里,實現了她“生前”愿望,“我有一個少女夢,希望去世后可以躺在一具粉色絹紗裝扮的棺材里,旁邊貼滿金色蝴蝶結,葬禮上播放薩克斯吹奏的樂曲《回家》。”
“棺材”里的郭娟娟紅了眼圈,“希望大家笑著與我道別,回憶和我一起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
“葬禮”結束后,這堂生死教育課開始了,參加“葬禮”的人談起自己的感受。
大家將白色絹花敬獻給“逝者”,做最后的告別。任晏生 攝老年醫學科的趙亮是安寧療護專科護士,她哽咽著說,上個月值了四次夜班,其間,有3名老人去世,“有一個老人因生前長期臥床,四肢關節攣縮,當心跳停止,身體慢慢舒展。料理老人尸體時,我拔掉她身上的管子,將貼過膠的皮膚用酒精擦拭干凈。老人的皮膚有潰爛和褥瘡,我們也都幫著擦干凈,她活著時那樣痛苦,希望走后可以舒服、干凈、有尊嚴……”說到此,趙亮泣不成聲。
在以老年病患為主的老年醫學科,醫護人員需要面對許多的生命消逝,常常承受著巨大的身體和心理壓力。
模擬葬禮的組織者郭娟娟說,作為醫學人文關懷實踐的一種形式,模擬葬禮的意義在于,讓醫護人員感受到家屬在親人離去后的痛苦和悲哀,給予家屬及時有效的人文關懷和幫助。同時,也為醫護人員消解內在壓力和負面情緒提供一個釋放通道。
據悉,2020年,該院老年病科作為山西省長治市安寧療護試點單位,組建了安寧療護團隊,培養了十余名安寧專科醫護人員,制定了安寧療護的流程與規范制度。2024年9月,該院被評為山西省安寧療護專科護理培訓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