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先行|山西鄉寧借勢中國陶都宜興 擴大紫砂“朋友圈”

  宜興11月15日電 (楊佩佩)14日至15日,山西鄉寧攜紫砂赴江蘇宜興,與當地紫砂藝人面對面交流,學習中國陶都的生產工藝、產品設計創新、品牌塑造與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先進經驗,以此擴大鄉寧紫砂“朋友圈”。

  其間,“大美鄉寧歡迎您”“得天獨厚資源沃土”“紫砂熱土共創共贏”“前世今生相守相宜”“以手傳藝匠心同行”“魅力鄉寧芳華共賞”六大主題區域,向參觀者展示鄉寧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紫砂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鄉寧致力于打造“中國北方紫砂之都”。  武俊杰 攝

  鄉寧位于黃河中游、山西省西南部,古稱“鄂邑”,迄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里是全國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境內煤田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78%以上。除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鄉寧的紫砂資源也極為豐富,探明儲量近20億噸,儲量大、種類全、品質優。

  為傳承紫砂產業,推進轉型發展,改變“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近年來,鄉寧以紫砂文化為主題,發展日用陶瓷系列、建筑園林陶瓷系列、藝術陶瓷系列、煤化工陶瓷系列四大產業集群,致力于打造“中國北方紫砂之都”。

  鄉寧作為紫砂行業的后來者,此次到宜興誠心拜師學藝。宜興紫砂甲天下,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當地所產紫砂陶器蜚聲中外,在此也集聚了一批優秀的紫砂藝人。宜興紫砂的傳承發展離不開一代代紫砂藝人的薪火相傳。

山西鄉寧攜紫砂赴江蘇宜興,與當地紫砂藝人面對面交流。  武俊杰 攝

  走進展區,拍打紫砂泥料的聲音不絕于耳,空氣中散發著幾分陶土的香氣。來自鄉寧的手藝人在宜興紫砂大師的指導下制作紫砂壺。短暫的交流讓手藝人夏陽受益匪淺,“要想紫砂產業走得更穩更遠,必須要進行創新,大師建議我結合當地文化,設計要有出處、有依據,抓住亮點,做一把壺就要做精。”

  如何推動鄉寧紫砂產業的發展,宜興紫砂藝人、正高級工藝美術師彭耀年建議,市場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而決定的,紫砂產品要有一定的個性化。同時,需要注重藝術方面的發掘,以鄉寧文化為基礎,通過藝術提煉,融入設計,創作出獨具特色的紫砂作品。

  “鄉寧紫砂跟宜興紫砂是姊妹,我去過一次鄉寧,那里的紫砂儲量大,紫砂產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彭耀年說,鄉寧紫砂產業想要往前跨一大步,還有很多地方要研究,比如制作工藝、雕刻、燒窯等。

主題交流會暨“對話大師”學術沙龍。 武俊杰 攝

  此外,活動期間還舉行主題交流會暨“對話大師”學術沙龍,為參會者提供一個行業交流平臺,參會者提出與紫砂領域相關的問題,由行業專家及業內資深人士、紫砂大師進行解答,共同探討鄉寧紫砂產業的未來發展之路。(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