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永遠在和未知打交道。”2024年12月28日,“愛特記者圈”播客主理人、北京市朝陽區新聯會理事李翔帶著他的記者朋友們來到朝陽區“大V會客廳”與世界觀Views聯合舉辦的年終盤點沙龍,分享過去一年的所見所聞。臺下不僅有他們的粉絲,還有十余位其他領域的“大V”和朝陽區新聯會成員。自朝陽區“大V會客廳”2022年成立以來,“大V”之間分享知識、凝聚共識的“鏈式反應”便不斷發生,帶動越來越多的“大V”參與其中,匯成助力首都發展的新力量。
從單一領域到跨界對話
當天的年終盤點沙龍不僅有“愛特記者圈”的老朋友捧場,還有國際關系領域的新嘉賓助陣。中國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蘇浩(網名@蘇浩教授)是一位有70余萬粉絲的“學術型”博主。他從歷史發展脈絡出發,分析了2024年全球生產方式、文明樣式、地緣關系等方面的變化。“就像工業時代顛覆了農耕文明,數智時代也將重塑今天的社會。”
朝陽區新聯會副會長、“大V會客廳”負責人高慶一認同蘇浩的觀點,他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可控核聚變也迎來了新的可能,未來能源將幫助人類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截至目前,“大V會客廳”已聯系“大V”百余位,粉絲超1億人次。“‘大V’們來自不同領域,他們需要聚集、需要交談,這樣才能碰撞出靈感。”高慶一表示。
早在“大V會客廳”成立之初,高慶一便發現了跨界對話這一“流量密碼”。彼時他的微博賬號立足科技領域,頻頻與科幻作家、歷史學家、體育博主、企業家互動。
2022年4月,在北京市朝陽區委統戰部的指導下,朝陽區“大V會客廳”落戶左家莊街道東外56號院園區由新書店。這里也成了“大V”之間“鏈式反應”的起點。
兩年間,“大V會客廳”組織線上直播、線下“V讀朝陽”等活動40期,成為網絡人士跨界對話、凝聚共識的平臺。今年3月的一場網絡人士座談會上,來自時政、財經、金融、汽車、教育等領域的10位“大V”與北京市委統戰部、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面對面,立足各自專業領域,共話網絡治理難題。
“新媒體從業者要創作許多有價值的內容,凝聚網絡人士共識,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微博公益合伙人、841萬粉絲博主閻京生(網名@蘸鹽)在該座談會上表示。
從線上到線下
隨著“大V”間的“鏈式反應”不斷釋放能量,“大V會客廳”的影響力也從線上走到了線下。為參加年終盤點沙龍,蘇浩專程從河南趕到北京。聽眾里也不乏從深圳、武漢等地專程趕來的“大V”粉絲。
今年5月,這里舉行的一場青少年科普教育沙龍請來科普博主、作家與科學節目制作人“跨行喊話”;10月的一檔創業者對談欄目上,十余位高校教授、專家學者和創新企業代表圍坐一堂,共同探討如何“搶先”落子具身智能賽道。
“網絡‘大V’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如果各位團結起來,找到共同的敘事方式,就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為新媒體的宣傳作用。”高慶一說。
如今,“大V”們正走出屏幕之外,他們夜游亮馬河畔、打卡城市“綠肺”溫榆河公園、到蟹島天橋文化夜市街拍,用文字和鏡頭記錄下城市升級改造中的朝陽,向微博粉絲分享所見所聞。
“‘大V會客廳’是網絡人士之家、網絡人士的學習陣地和活動平臺,也是網民和黨委政府之間的紐帶橋梁,希望各位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發出正向聲音,講好朝陽故事,在宣傳朝陽、推介朝陽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朝陽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完)(《中國新聞》報 作者 任德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