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1月2日電 (郁云江 李開平)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和大理大學東喜瑪拉雅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在回收整理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記錄下多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椰子貍在同一棵樹上“集體夜游”的罕見影像。
椰子貍是靈貓科椰子貍屬哺乳動物,又名椰子貓、花果貍等,其體背有5條顯著的黑色縱條紋,體側有黑斑點。椰子貍在中國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廣西等地,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Ⅲ,為受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物種。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椰子貍在云南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一棵樹上“集體夜游”。 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椰子貍是典型的夜行性動物,大多數時間晝伏夜出,在民間也有“夜貓子”之稱。此次拍攝到的椰子貍出現在小黑山保護區原始密林中,一只椰子貍先闖入紅外相機鏡頭,隨后四只椰子貍結隊成群聚集在樹干上,時而游走,時而互相追逐嬉鬧,好似在享受獨屬于動物的“夜生活”。
“椰子貍通常是獨自行動或結對覓食,一般很難看到三只以上成群活動的場面,此次四只集體活動十分罕見。”參與紅外相機資料回收的大理大學東喜瑪拉雅研究院實習研究員房以好說。
椰子貍屬于雜食性動物,主要以各種野果、植物種子及小型獸類、鳥類、蛇和昆蟲等為食,在維系生物多樣性和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中扮演著重點角色。“此次多只椰子貍在紅外相機鏡頭里頻頻出現,側面反映出這里的生態穩定、食物充足。”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馮思勤說。(完)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