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月2日電 (記者 應妮)以香港班底演繹北京故事,當南腔遇上北調,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香港話劇團的《天下第一樓》登臺在即,編劇何冀平有信心北京觀眾能接受粵語版《天下第一樓》。
《天下第一樓》是何冀平創作于1988年劇本,迄今為止,該劇已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連演了36年,演出近600場,成為華語劇壇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2022年,為慶祝劇團成立45周年,香港話劇團搬演該劇呈現了粵語版《天下第一樓》。2024年,香港話劇團復排此劇,并于年底開啟首次內地巡演。
《天下第一樓》劇照。 香港話劇團供圖此番攜香港話劇團版《天下第一樓》回到北京,何冀平心中百感交集。她說:“北京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重點的一站,因為《天下第一樓》是在這里誕生的,講的是純粹的北京故事。”以粵語演繹京味經典,北京觀眾能否接受?何冀平表示,從巡演前幾站的觀眾熱烈反饋來看,她有信心北京的觀眾可以接受粵語版《天下第一樓》。
事實上,如何再度演繹經典成為導演司徒慧焯的核心命題。日前的見面會上,導演司徒慧焯表示,自己看過人藝版的《天下第一樓》,非常震撼。但粵語版《天下第一樓》將重點放在“理解”而非“模仿”上。對于導演而言,“福聚德”不僅僅是一個店,而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江湖”。在這個環境中,有各色各樣的人物,在他們中存在不同階級、不同關系、不同人生,苦辣酸甜,都在這間烤鴨店發生,他希望觀眾在觀演時可以看見這些細節,享受其中。
見面會現場,右一為編劇何冀平,右二為演員謝君豪。 周毅然攝香港話劇團前首席演員謝君豪此次是特邀出演。2016年,由他主演的《南海十三郎》就曾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傳神演技令北京觀眾念念不忘。時隔九年,謝君豪再登天橋舞臺,他坦言“難演”是自己接觸劇本后的第一感受。經歷兩輪演出的反復打磨,他為“盧孟實”找到了抓手,關鍵詞是“落地”。“之前的盧孟實更像一位運籌帷幄的大管家,高高地站在樓上觀察著‘福聚德’里發生的一切。而這版的盧孟實‘落地’了——他不再是站在高處冷眼旁觀的掌柜,而是從高樓走下來,與福聚德所有同仁同呼吸、共命運,為店內的每個人謀取尊嚴。”
在《天下第一樓》中,善良勤勞卻命運多舛的“常貴”一角打動了無數觀眾。飾演者余翰廷說,他眼里中的“常貴”就是一個普通人——無論外面的世界動蕩,他一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也正是因為常貴身上有每一個人的影子,這個角色才如此打動人心。作為劇中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洛英”也是劇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演員黃慧慈坦言,最難之處在于如何展現角色外柔內剛的氣質。而她找到的訣竅是——觀察編劇何冀平,通過了解何冀平老師在全聚德體驗時的故事,她收獲頗多。
見面會現場,左起導演司徒慧焯、余翰廷、申偉強、黃慧慈。 周毅然攝在本輪《天下第一樓》中飾演唐茂昌的劉守正對于北京劇迷來說并不陌生,他參演的《頂頭錘》《曖昧》等劇目都曾與北京觀眾見面,這次隨《天下第一樓》再次來到北京,他非常興奮。他表示,北京觀眾對話劇的品位,以及粵語的接受能力都非常棒,他特別期待觀眾看完戲后的感受。
作為2024天橋戲劇展演閉幕大戲,香港話劇團《天下第一樓》將于1月3日至5日連演四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