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12月15日電 題:四川火花村產業帶頭人柴成利:從貨車司機到鄉村振興領路人
作者 王利文 陳選斌 何蘆恒
近日,在四川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火花村,村民柴成利正忙著查看果樹的長勢。從一名在外奔波的貨車司機,到回鄉創業成為農業種植戶,再到成為帶領全村共同致富的領路人,他的故事是中國廣袤鄉村無數奮斗者的縮影。
圖為工作中的柴成利。高嘉琪 攝柴成利從18歲開始**務工,曾是常年在外跑大貨車的司機。由于“跑夜車勞累、顧不到家”的情況,以及自身對農業的熱愛,他再次將目光放在腳下世代耕作的土地上,決定回到家鄉發展。
創業之路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回到家鄉后,柴成利開始嘗試種植各種農作物?!爸灰青l里有人種植過的蔬菜,我都嘗試過?!彼幉?、蔬菜、水果,這些年里,他陸續引進了天冬、馬鈴薯、花菜、大蒜、蒜苗、白菜等多種作物,部分作物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經歷分析,柴成利發現,這并非是缺乏努力,而是由于經驗不足導致作物錯過了最佳生長時機。再加上遭遇霜凍等自然災害,導致蔬菜葉片受損嚴重,直接影響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經歷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柴成利的努力在田間地頭“開花結果”。由于他的蔬菜品質優良、新鮮且農藥殘留低,他逐漸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并將蔬菜供應給到企業、醫院和學校等機構。
柴成利的成功不僅僅源于他個人的勤勞和智慧,他還經常組織村民們進行技術交流和經驗分享,鼓勵各位積極參與到農業生產中來。在他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投身于農業種植,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圖為火花村馬鈴薯新技術集成示范基地。高嘉琪 攝從技術指導到資金注入,再到基礎設施的全面改善……政府的扶持政策為火花村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這些實實在在的幫助,讓柴成利和村民們看到了希望,堅定了他們發展農業的信心,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回到家鄉發展。
隨著近年種植基地的不斷壯大,村中曾經雜草叢生的荒地已轉變為一片片充滿生機的蔬菜園,成為這片土地上一道道產業風景線。萵筍、花菜、大蒜等各類蔬菜茁壯成長,桂圓、梨、桃等果樹則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圖為火花村田中作物。高嘉琪 攝步入如今的火花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紅瓦白墻的新民居;街道兩旁綠樹成蔭,為行人提供納涼之地;新建的兒童游樂場上,孩子們歡聲笑語不斷;老人們則在樹蔭下悠然自得地交談著家常。產業的發展以及一系列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讓昔日落后閉塞的小村莊已經蛻變為了一幅生動美麗的田園畫卷。
展望未來,柴成利有著自己的規劃和夢想。他希望通過全村共同的努力,讓火花村成為一個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吸引許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讓當地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