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鄉村)“中國大白菜之鄉”的“玉菜”冬儲之樂

  唐山12月15日電 題:“中國大白菜之鄉”的“玉菜”冬儲之樂

  作者 白云水 孟潮

  大雪節氣已過,河北省玉田縣廣闊肥沃的土地上,冬儲大白菜也已收獲完畢。冬儲之際,只剩少數地塊還有農戶在忙著入窖儲存。

  百里之隔的北京大興居民郭帆的家里,150余斤玉田大白菜早已囤好。“我家冬儲白菜的習慣有20多年了,全家人都喜歡吃,周圍鄰居朋友也都在囤。在之前大白菜是各家冬季的‘當家菜’,現在可成了‘明星菜’了。”郭帆說。

  這讓人青睞的“明星菜”,正是玉田包尖白菜。它們外葉青碧,葉脈細密,菜體直筒擰抱,底圓梢尖。這種白菜已有200余年種植歷史,據清光緒《玉田縣志》記載,“玉田白菜,一名菘,有十數斤者,甘脆,甲他邑。”由于此菜品質獨特,被冠以“玉菜”之稱。

12月13日,菜農正在處理打包玉田包尖白菜。 趙亮 攝

  老話講,“一包白菜一捆蔥,歡歡喜喜過一冬。”對北方人來說,入冬的儀式感,除了呼嘯的北風、紛落的雪花,還有在家中占據一方天地的大白菜。在過去蔬菜種類稀缺、物流不便的年代,每年冬儲大白菜成為北方人的傳統。

  20世紀80年代,玉田白菜是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冬季消費的當家菜和鎮價菜。如今,它們仍是京津居民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座上賓”,年均超30萬噸銷往京津地區。

  “在我的記憶中,冬天就是吃大白菜。小時候水果很少,包尖白菜的菜心就是我最愛的‘水果’。”52歲的玉田縣唐莊村村民王懷宇回憶說。

  王懷宇經營著一家蔬菜合作社,15戶成員共304畝地,其中150余畝種植了包尖白菜。他告訴記者,現在的包尖白菜早已從過去的粗放型混裝銷售,變為凈菜分等級銷售。

  不久前,河北凈菜·玉田供京蔬菜推介會在北京舉行,王懷宇也隨同參加。“遇到了多年的老主顧,都是玉田白菜的忠實粉絲。”他說,有些顧客家里不方便儲存,就添加了合作社的線上采購小程序,隨時需要隨時寄。

12月13日,菜農正在處理打包玉田包尖白菜。 趙亮 攝

  北京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采購經理張培從2018年起開始訂購玉田白菜。“需求量大的時間主要在11月初,然后是春節期間的保供需求。”王懷宇說,最多的一次一天為北京供應了20萬斤大白菜。

  玉田縣農業農村局蔬菜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艾會暖介紹,玉田縣有“中國大白菜之鄉”的美譽,白菜常年播種面積15萬畝,年產量90余萬噸,除了銷往全國市場,部分還遠銷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如今,冬季蔬菜品種豐富,物流發達,冬儲白菜雖沒有之前那樣的熱鬧場面,卻有了不一樣的儀式感。嬌俏的白菜從腰間系上一條紅絲帶,精致地擺在各大商超的展柜,猶如一件藝術品。

  “白菜有‘百財’之意,尤其在香港地區,人們喜歡將白菜系繩掛于家中,討個好彩頭。”王懷宇介紹道。

12月13日,玉田菜農在倉庫中整理“紫羅蘭”白菜。 趙亮 攝

  距離唐莊村不遠的后獨樹村,王金福負責的800畝菜地里的白菜已經入窖。走進一片占地5畝多的菜窖,記者看到除了包尖白菜,擺放整齊的紫色白菜更是一眼望不到頭。

  “這菜叫紫羅蘭,富含豐富的花青素,是這幾年的新秀菜品。”王金福說,現在蔬菜家族不斷壯大,眼下暢銷的除了包尖白菜外,龍牙、紫羅蘭、翡翠白菜等在京津冀一帶很是叫好。

  “看到我們的白菜這么受歡迎,心里暖烘烘的,也讓菜農的汗水更有價值感。”王金福說,“冬儲白菜不單單是兒時的囤菜之樂,時代變遷,把最好的菜獻給天南海北的人們,才是我們眼前的幸福。”(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