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2月16日電 (柴燕菲 郭其鈺)從地地道道的“中國創造”,到享譽世界的“東方之花”,源自中國的調解理念、調解制度,正凝聚起許多國際社會的共識。
向歷史回溯,“以和為貴”“止訟息爭”的故事,或可從一個小鎮窺見一斑。60多年前,浙江諸暨楓橋鎮創造了“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傳家寶”。
平安浙江建設二十年來,浙江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貫穿始終。從鄉村到城市、海上、網上……“東方之花”繪就新“楓”景的故事,在浙江大地寫下新的一頁。
紹興諸暨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郭其鈺 攝矛盾糾紛的“楓橋解法”
諸暨楓橋鎮楓溪江畔,楓橋經驗陳列館靜靜迎接著各方參觀者。江水潺潺不息,楓橋已成為“洞見”中國基層治理的一扇窗口。
不久前,在楓橋鎮社會治理中心的“老楊調解中心”,當調解員將帶有“楓橋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字樣的公章利落地蓋在調解協議上,幾位當事人露出了進門后的第一個笑臉。隨著這枚公章落下,歷經兩個多月的糾紛終于得以解決。
公章一落一起,一個矛盾糾紛便化解于無形,這是“老楊調解中心”的魅力所在。
放眼浙江,這樣的調解組織覆蓋該省11個地市和90個縣市區。2.8萬余個調解組織、12萬余名調解員,組成了一張覆蓋城鄉、高效便捷的人民調解網。
從“一鎮之計”到“一國之策”,如何持續擦亮“楓橋經驗”這張“金名片”,讓其在新時代更加熠熠生輝?
圍繞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浙江省委政法委堅持體系化謀劃推進,如省委主要領導帶隊調研,提煉概括“群眾唱主角、干部來引導、德法加智治、有事當地了”的實踐特征;**《關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決定》,指導紹興等地制定實施五年規劃,形成《東方經驗新表達》《新時代“楓橋經驗”浙江實踐100例》等一批成果。
德治春風化雨,法治定分止爭。去年來,浙江省委政法委率先推開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信訪工作法治化試點,其中平安法治平臺協同流轉處理社會治理事件728.5萬件,辦結率達96.17%。
舟山普陀涉海部門在碼頭開展普法宣傳。受訪者 供圖平安海島的善治密碼
向東是大海,“楓”從海上來。
在“千島之城”浙江舟山,當數字技術將一個個海島連接,廣袤的海洋便不再遙遠。
遠洋漁業是舟山的特色產業,目前在東南太平洋作業的舟山船只約250艘,涉及6000多名漁民。海洋經濟繁榮發展的背后,這座“千島之城”亦面臨成長的煩惱。
“海上矛盾糾紛往往存在化解周期長、成本高、證據固定難等難點,而海島交通不便,解紛觸角難以第一時間延伸至社會治理最末端。”舟山市普陀區海上融治理中心主任袁曉女坦言,海上平安是工作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如何打通海上矛盾糾紛化解“最后一公里”?2024年,普陀區海上融治理中心聯合寧波海事法院,將“海上共享法庭”設在了遠洋船上。通過這一平臺,遠洋船員可以與海上融治理中心實時連線,在船上獲得及時的法律支持和調解服務,從而有效解決糾紛和保障權益。
數字賦能為海上社會治理插上了“科技翅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亦考驗著平安建設的智慧。
“我們從廣大群眾最迫切需求、最關注問題出發,不斷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政法工作核心業務的深度融合,努力推動科技與業務雙輪驅動。”浙江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化“浙江解紛碼”、非警務事項協同處置改革、迭代“一中心四平臺一網格”基層治理體系……如今,數字賦能共建共治共享的畫面,正在浙江大地徐徐鋪開。
寧波海事法院涉外海事案件審判。受訪者 供圖“各讓一步”的東方智慧
調解一業,師法傳統,根植民間。“中國之治”展現出的東方智慧,也受到許多國際友人的青睞。
當兩艘外輪在馬六甲海峽發生碰撞,面對司法管轄的“選擇難題”,他們共同把信任票投給了中國法院。
“在此類涉外民事糾紛中,雙方當事人可協議選擇案件適用哪國法律,當我們在庭審中征求意見時,雙方均給出了‘相信中國法院,選擇中國法律’的回答。”寧波海事法院院長杜前說。
除“以法服人”,浙江還尤為注重“以德潤心”。
浙江省委政法委支持各地引入外籍調解員創新“以外調外”模式,聘請外商擔任“國際老娘舅”,以友好、包容的“楓橋經驗”讓老外“不見外”。
來自也門的“布商”安塔爾扎根紹興市柯橋區20年,不僅自己擔任特邀調解員“洋娘舅”,還鼓勵兒子來中國發展。
“雙方各讓一步,海闊天空。”安塔爾所在的柯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經常有外商找他當“中間人”評評理。操著一口流利中文的他直言,“每次調解成功會有一種成就感,這是中國智慧。”
隨著開放大門越開越大,2023年浙江審結6219件涉外涉港澳臺案件,涉及123個國家和地區,基本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其中55.27%案件以調解結案。
“楓橋經驗”60余年創新發展,平安浙江20年一以貫之,浙江有何變化?
浙江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衛中強將其總結為四個“最”——浙江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成為群眾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最可喜的成果是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的路子;最寶貴的財富是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常態長效的平安建設工作機制;最深遠的影響是“大平安”理念深入人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