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一個叫“nia麥麥”的燒麥不燙嘴卻暖心

  呼和浩特11月22日電 題:呼和浩特:一個叫“nia麥麥”的燒麥不燙嘴卻暖心

  作者 烏婭娜 崔博群

  “歡迎來到‘nia麥麥’之家。”售貨員李嘉欣露出標志性的微笑,向來購買“nia麥麥”(以下簡稱“麥麥”)的顧客熱情地打著招呼,隨后,李嘉欣開始“現場制作”“麥麥”。

圖為李嘉欣與顧客互動。崔博群攝

  “這個是畢克齊的大蔥,您要多來點嗎?燒麥皮是巴彥淖爾的雪花粉制作的,現在給您放入達茂旗的小羊,我們的小羊吃起來不膩不膻,請問您要煎的還是蒸的?需要多放一些油嗎?好啦,您的麥麥餐好啦,用老式飯盒給您打包了,記得趁熱吃。”

  “麥麥”是一個以呼和浩特傳統美食燒麥為原型的毛絨玩具。“燒麥皮”是帶拉繩的小型收納包,“內餡小羊”則是一個可愛的羊頭形象的掛飾。

圖為“nia麥麥”。崔博群攝

  記者注意到,售賣現場的夾子、煎鍋、蒸籠、油壺、飯盒等道具一應俱全,在幾分鐘的售賣時間里,每一位顧客都用手機全程記錄下來與李嘉欣互動的細節。拿到手的“麥麥”雖然不燙嘴,但這種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的售賣方式,被顧客稱贊為“情緒價值拉滿”。

  曹楨拿著剛買到的“油煎麥麥”告訴記者:“因為我剛才體驗了它整個制作的過程,所以現在還能‘聞’到油煎燒麥的香味。燒麥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一個非常日常、也非常傳統的美食,沒想到它會通過這樣一種非常有創意的方式‘出圈’。”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麥麥”上市即火,首批200套產品不到兩小時被搶購一空。盡管入冬之后呼和浩特天氣漸涼,但大批顧客還是愿意線下排隊購買,體驗這一有趣又溫暖的購物過程。

  “00后”的李欣怡是“麥麥”的設計師,自己設計的玩具如此火爆是她完全沒有想到的。

  李欣怡坦言:“我去了很多省市旅游,發現大部分地方都有一個代表當地的IP形象,做成各種文創用品,但是我的家鄉呼和浩特還沒有,于是就萌生了做一個手工藝品的想法。”

  從自己設計到買布料、縫制,并不是專業設計師的李欣怡最初只是在工作之余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受產量的限制,成品在她的社交媒體賬號上零星售賣。

  機緣巧合,李欣怡的設計遇到了一個特殊的生產團隊。

  這是一個由31名殘障人士組成的隊伍,他們分工細致,流水線作業,有縫制“燒麥皮”的、有給“燒麥皮”打孔的、有給“肉餡小羊”貼表情的,一針一線完成21道工序。

圖為生產車間。記者 烏婭娜攝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愛立方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付俊英說:“我自己就是一名殘疾人,我深知殘疾人群體生存的不容易,這些身體或智力有殘疾的孩子們跟著我,我想對他們負責。”

  隨著文創燒麥在網絡爆火,這支原本已支撐不下去的生產隊也受到社會關注。眾多愛心人士、企業、媒體、福利基金會等紛紛送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生產隊曾經滯銷的玻璃水也成了熱銷產品。

  每一位購買“麥麥”的顧客都能拿到一張印有它們制作者團隊的卡片,一個小玩偶被賦予了許多的溫度。

  面對未來,付俊英和她的“家人”充滿希望,她說:“我作為一個小小的公民,在身體不方便的情況下,能為宣傳呼和浩特盡一份力,我特別自豪。我想通過文創‘麥麥’,讓全中國甚至全球的人都來呼市嘗一嘗咱們地地道道的燒麥,想讓各位喜歡呼和浩特、愛上呼和浩特。”(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