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供水“把關人”:練就“火眼金睛” 創新技術攻關

  柳州11月22日電 題:廣西柳州供水“把關人”:練就“火眼金睛” 創新技術攻關

  作者 范楨 冼冰 劉勇明

  11月22日8時許,身著一身灰白色工裝的廣西柳州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柳西水廠副廠長覃敏杰出現在柳西水廠三期項目工地上,開啟他“火眼金睛”的一天。

  從柳江河到水龍頭,每一滴水都得經歷多道“歷練”,才能到達千家萬戶。柳州市水務集團下屬自來水公司柳西水廠正是這些水的“安全中轉站”。

  “90后”覃敏杰介紹,雖然柳州自2020年起已連續4年獲得全國“水質冠軍”,但柳江水仍沒有達到直接飲用標準。水廠里安裝有原水實時在線水質監測儀表,班組人員24小時不間斷進行數據監控。從柳江原水到水龍頭流出的自來水,還需經歷“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工藝,才能流向城市供水管網。

圖為覃敏杰在柳西水廠三期項目檢查設備。劉勇明 攝

  為保證這滴水的水質指標合格、達標,自來水公司所屬水廠進行嚴絲合縫的工作,除了緊盯設施設備呈現的各項數據,還聘請一群小金魚做“考官”。

  “金魚對水質的好壞很敏感,可對水質的毒理性進行準確檢測,是水廠檢測輸入水源的第一個生物檢測者。”覃敏杰說,水源經歷金魚檢測后,后續水工藝的處理還會嚴格層層把關,以確保出廠水絕對合格。

  通過在工作中的不斷積累,覃敏杰的技能得到快速提升,逐漸成長為公司技術骨干和水質“把關人”。

  覃敏杰所在的柳西水廠承擔著市區大部分區域的供水,重點性不言而喻。如何能夠更好更穩保障好供水?多年基層一線的錘煉,覃敏杰不僅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在改革創新上也結出不少碩果。

  制水的其中一個步驟是沉淀。在工作中,覃敏杰發現水廠的沉淀池排泥斗有泥沙淤堵的情況,如排泥不干凈,將直接影響制水效果。為解決該問題,他與同事反復討論決定通過增加沖洗管道,將排泥斗沖洗后再排泥。該改造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成功減輕設施泥沙淤堵情況,提高供水安全性。

圖為覃敏杰在柳西水廠三期項目檢查設備。劉勇明 攝

  此外,他還通過現場實驗、方案比較、技術分析等舉措,有效解決水廠虹吸濾池存在的板結現象,優化水廠運行。改造后,一座濾池每年可節約用水量約23.4萬立方米,預計每年可多供應約110萬立方米。覃敏杰設計的《虹吸濾池氣水反沖洗改造》項目被評為柳州市青年崗位科技“五小”競賽活動優秀成果項目三等獎。

  多年來,覃敏杰也從基層一線技術員成長為全國技術能手、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模范。2022年他負責柳西水廠三期建設,經歷兩年多的努力,該項目即將建成投入使用。柳西水廠設計供水能力將從原來的每天30萬立方米提升至每天50萬立方米,使柳州市區供水能力更有保障。(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