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11月23日電(傅飛揚)“我們始終堅信,文化是一個城市獨特的印記,文化產業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龍泉作為‘青瓷之都’‘寶劍之邦’,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特別是‘國潮風’‘中式美學’的興起,劍瓷產業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龍泉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11月22日,“世界非遺·龍泉記憶”劍瓷歷史經典產業走進上海活動(下稱:劍瓷走進上海活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浙江麗水龍泉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活動現場。龍泉市委宣傳部供圖龍泉青瓷始于三國兩晉,盛于宋元;龍泉寶劍的歷史則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龍泉劍瓷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經典符號和鮮活樣本。
“每一件陶瓷作品都像是一位文化使者,向世界訴說著本土文化的故事,同時也傾聽著其他文化的聲音,在交流互鑒中推動陶瓷藝術不斷創新與發展。”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文全說,希望參與劍瓷走進上海活動的陶瓷行業及其上下游、關聯性市場主體堅持開放互鑒,加強陶瓷文化的跨地域傳播、陶瓷產業的跨界式合作。
近年來,龍泉市深入實施劍瓷產業振興行動,以守正創新的態度,興劍瓷文化、壯劍瓷產業——“文潤龍泉·臻致品質”文化品牌知名度日益升高,劍瓷產業營業收入、產業增加值分別以年均11.5%、9.4%的速度遞增。
劍瓷走進上海活動借力借勢第五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嵌入式策劃開展了啟動儀式、劍瓷歷史經典產業產品對接、文旅推介為主要內容的“1+2”活動,搭建龍泉本土企業與行業大咖對話合作平臺,助力劍瓷文化跨地域傳播、跨界式聯動,推動歷史經典產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90后”姑娘鄒琦是一名鑄劍師,從業以來,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承載厚重歷史的龍泉寶劍進入年輕一代的視野,使他們深入探索其背后的故事與工藝?
“我嘗試以龍泉寶劍為主題,設計并制作出了龍泉第一個以寶劍形式呈現的文創作品‘錢龍駕到’,并打造出項鏈掛墜、冰箱貼等多樣化文創產品,一經推出便收到了熱烈反響。”鄒琦表示,她希望引領年輕人從一件件小巧而富有創意的產品開始,逐步走進龍泉寶劍的歷史長河。
2022年以來,龍泉市以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為抓手,**一系列青創政策,吸引了大批“龍漂”“龍青”前往逐夢圓夢,助力劍瓷產業煥發新光彩。
“2022年底,我把工作室從景德鎮搬到了龍泉,得益于龍泉推出的青年創業政策,我在龍泉安心創業,把龍泉青瓷燒制技藝和中國大漆技藝相結合,受到不少客戶的喜愛。經歷兩年的時間,我們的產品逐漸成熟,工作室從1個人發展到5個人,收入也逐步提升。”
截至目前,龍泉共有劍瓷產業經營主體7500余家,從業人員3萬余人,人才隊伍年齡跨度從“40后”到“00后”,千年窯火薪傳不息。
歷史上,龍泉青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角,是國家外貿出口的主要產品。近年來,龍泉搶抓共建“一帶一路”機遇,堅定“走出去”,精準“請進來”,培育出一批優秀的劍瓷出口企業,以全新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
活動現場,龍泉市青瓷寶劍產業局、浙江省工藝品進出口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和龍泉企業代表鄭氏刀劍,詳細介紹了龍泉劍瓷“出海”規劃布局和海外新拓展計劃,共創龍泉劍瓷產業的美好未來。
此外,劍瓷走進上海活動中還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涵蓋劍瓷文化研究、青瓷基礎材料研究、文創產業提升等領域的12個重點項目,簽約金額約30億元。
22日至25日,“跨界融合·共創未來”劍瓷歷史經典產業產品對接活動集中展示龍泉73家劍瓷企業帶來的600多款(套)劍瓷產品,涵蓋酒器、餐具、茶具、香器、動漫刀劍、冰箱貼等豐富品類,吸引來自海內外的專業采購商參觀交流。
游客拍攝龍泉青瓷。曹丹 攝從浙江縣域出發,龍泉劍瓷奔赴上海,再由上海走向世界。可以預見,劍瓷之火將在新時代的浪潮中越燒越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