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演藝創新研討會在滬舉行 聚焦人工智能與演出藝術

  上海11月23日電(范宇斌 閆威旭)22日,第五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上海開幕,當日舉行長三角演藝創新研討會。本次研討會以“人工智能與演出藝術”為主題,探討人工智能的飛速革新對演藝行業及產業轉化發展帶來的影響。

  本次研討會分為“人工智能與演出藝術專場”“數字演藝科技專場”“新媒體圓桌研討會”三個專場。

  談及未來戲劇教育應對人工智能之變,上海戲劇學院黨委書記謝巍認為,人工智能拓展了藝術的新空間,在劇本編寫、舞臺設計等傳統創作上顯示出相當大的力量;元宇宙在虛擬現實、沉浸式體驗等方面帶來的藝術生產模式變革和審美感知系統重構,對藝術理論與學科藝術教育帶來了全局性的深遠影響。“我們需要進行多學科協同創新和跨界交叉融合的實踐探索,直面人工智能帶來的沖擊,自覺建構面向未來的藝術學科學術和話語體系。”

研討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在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中國文旅演藝創作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楊青青看來,人工智能在藝術作品創作、設計風格創新、文化衍生品設計等方面具有推動作用。數據要素驅動在展覽策劃、演出設計以及文化活動、文化產品規劃等方面能夠激發許多可能,進而推動文化藝術行業邁向新高度,并為觀眾帶來更豐富多元、極具沉浸感的文化藝術體驗。

  上海理工大學機器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清都分享了人形機器人如何與藝術結合的方式方法,介紹了人形機器人在技術架構、研究成果和技術研發的突出成果,對人形機器人在演出、教育、接待等方面的應用前景進行展望,并分享了機器人演員加入演出藝術的實踐創作。

研討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上海舞臺美術學會秘書長石士昌認為,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科技背景下,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數智技術深度融合于傳統文化之中,不僅能為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提供新的動力與手段,還能促進文化創新與發展,進一步拓寬文化傳播廣度與深度。

  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文旅創作委員會主任、上海舞臺美術學會名譽會長、上海戲劇學院中國文旅演藝創作與教育研究中心藝術總監韓生表示,大數據、云計算、生成式內容支撐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浪潮,已成為產業變革與藝術轉型發展的新動能。(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