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科學家國際流動便利化?2024世界科發論壇倡議“五堅持”

  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1月9日從中國科協獲悉,針對備受關注的如何促進科學家國際流動便利化的問題,作為近期在北京舉辦的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世界科發論壇)重點發布成果之一,《關于促進科學家國際流動便利化的倡議》提出“五堅持”,包括堅持全面開放、堅持合作共贏、堅持自由流動、堅持相互包容和堅持自信他信。

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開幕式。記者 孫自法 攝

  該倡議指出,科學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科學家之間的自由交流與合作,是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重點基礎。目前,世界各國正在面臨全球可持續發展大挑戰,迫切需要加速全球創新要素合理配置進程,深化全球科學家之間交流與合作,并增進世界各國之間人文交流與互信。

  但是,科學家的國際流動正在面臨日益增多的障礙,嚴重阻礙了正常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正在深刻影響全球科學技術發展進程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迫切需要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利益相關者,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科學家國際流動的便利化。

  為此,《關于促進科學家國際流動便利化的倡議》針對性提出五方面舉措:

  ——堅持全面開放。開放是科學發展的必要前提,全球學術機構要順應“開放科學”大勢,秉持開放的態度,支持科學家交流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堅持合作共贏。合作是科學發展的重點基礎,全球學術機構和科技組織應支持科學家開展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分享科學發現,在合作中共同發展。

  ——堅持自由流動。流動是科學家交流合作的基本條件,科學家的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可能的財政支持以及簽證便利化安排。

  ——堅持相互包容。相互包容是全球科學共同體建設的基本準則,全球科學界應秉承相互尊重、平等、非歧視的合作理念,拓寬合作渠道、營造友好發展環境,實現全球科學共同體共同發展。

  ——堅持自信他信,自信他信是科學發展與社會公眾認同的重點基石,科學家應更加重視科研誠信和倫理問題,遵循客觀規律,踐行負責任創新,贏得公眾信任。

  這“五堅持”倡議由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推動發布,其相信通過全球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科學家國際流動會更加便利化,譜寫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的新篇章,用更好的科學技術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2024年世界科發論壇由中國科協主辦, 主題為“面向未來的科學技術”,發布重點成果還包括:《2024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UPAC)全球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2024年人工智能十大前沿技術趨勢展望》《海洋負排放新質生產力報告》《開放科學基礎設施共享協作:迎接“科學十年”的愿景》《中國科協—國際科學理事會職業中早期科研人員交流項目》《2024中國—東盟工程師論壇關于加強工程能力建設的倡議》。(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