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無煤縣聚“鏈”突圍

  忻州11月9日電 題:山西無煤縣聚“鏈”突圍

  作者 高瑞峰

  作為傳統農業縣,如何破解縣域經濟發展瓶頸,山西岢嵐一直在探索求解。

  岢嵐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處晉陜蒙接壤區域。晉陜蒙接壤區域分布著罕見的特大煤田,被稱為“烏金三角”,然岢嵐卻是一個無煤縣,其工業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弱,礦產資源匱乏。

  突圍。岢嵐更新發展思維,布局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圍繞產業鏈條,引入優勢項目,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將“鏈式思維”融入產業發展全過程,“鏈”起產業生態,“聚”起發展動能。

  “上衡電子是第一家落戶電子信息產業園的企業。如今,圍繞傳感器項目,福感科技、科嵐電子、中達非電子、騰升電子等一批企業入園。”9日,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李新旺介紹,從一家企業到產業集群,“朋友圈”持續擴大。

山西岢嵐布局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圍繞產業鏈條,引入優勢項目。圖為岢嵐電子信息產業園某企業車間。 高瑞峰  攝

  “公司主要產品為電梯傳感器和高精密傳感器,園區內企業已初步形成了一條覆蓋上游敏感鉑材、中游電阻應變計、下游力學傳感器以及產品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山西上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徐申群介紹。

  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該縣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其瞄準煤炭洗選配運、焦化產運儲銷、源網荷儲新能源、電子信息產業、航天科技產業、特色農副產業等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打造風光電新能源、現代物流發運及“煤、焦、氣、站”一體化等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岢嵐強化“鏈主”招商,制定《招商圖譜》,沿鏈按圖索驥,多次赴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地定向招商;推行“鏈主+產業園+專班服務”服務模式,“鏈主”牽頭招引項目,產業園區承接落地項目,項目專班“一對一”全程跟進項目。

  中國首條跨臨界二氧化碳綜合能源利用系統生產線落地,熱儲能及二氧化碳熱泵機組設備組裝完成,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新型薄膜電阻應變計項目,啟動航天科技產業園建設……岢嵐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

  此外,岢嵐持續深化縣校合作,與電子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等合作,強化輻射帶動作用,建設聯合創新平臺,加快科技資源聚集。“促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以產聚才、以才興產,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李新旺說。(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