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11月11日電 題:專家學者羊城共探先進材料與智能制造創新發展
記者 王堅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煥彬、陳廣學、李烈軍,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劉興軍等專家學者近日齊聚羊城,在2024年廣州市“國際學術會議之都”建設項目——第五屆先進材料與智能制造學術會議(ICAMIM2024)上共同探討先進材料與智能制造領域的發展前景和創新路徑。
活動現場。大會組委會 供圖從航空航天到生物醫療,先進材料的應用無處不在,智能制造的技術更是日新月異。“希望通過本屆會議,為先進材料和智能制造領域發展注入新動能。”大會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李烈軍表示,先進材料與智能制造已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關鍵領域,今屆會議旨在推動并深化先進材料與智能制造領域的技術交融,助力高質量發展。
廣州市科協副主席倪玉根表示,先進材料與智能制造在全球科技創新浪潮中占據核心位置。該科協將繼續推進“國際學術會議之都”建設,吸引許多國際性會議落戶廣州,通過搭建高水平的學術和技術交流平臺,促進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為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會上,三位專家作了主題報告,分享了各自在先進材料與智能制造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劉煥彬應邀作題為《用大系統思維推動工業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的主旨報告。他深入探討了如何通過大系統思維推動工業智能技術的創新。
劉煥彬認為,實現智能制造首先要有“工業智能”,而工業智能是在一個閉環大系統里產生的,這個閉環大系統中有兩個關鍵環節,一是有一個強大的優化算法引擎(AI計算與認知);二是有活的工業數據流。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陳廣學以《基于印刷制造技術的柔性電子和傳感材料的研究進展》為題作報告。他分析了印刷制造技術在柔性電子和傳感材料領域的巨大優勢,并展示了其在智能包裝、快速檢測等應用中的突破性進展,尤其是紙基傳感器的創新成果,令人耳目一新。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劉興軍在題為《人工智能在新材料研發創新中的應用》的報告中,介紹了人工智能在加速新材料開發中的應用,突出強調機器學習在解決傳統材料開發痛點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新型鈷基高溫合金的成功案例展示了AI技術的強大潛力。
此外,現場還發布了“創變·價值”第十三屆金博獎全球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新大賽榜單,包括潛力價值榜、產業價值榜、服務價值榜三個榜單,每個榜單各有10個項目/單位上榜。
據悉,首屆先進材料與智能制造學術會議始于2020年,至今已辦五屆。今屆會議在中國金屬學會指導和廣州市科協支持下,由廣州工程師學會、廣東博士創新發展促進會、新材料先進制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等單位聯合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