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1月11日電 (記者 韓星童)灼見名家周年論壇暨十周年慶典11日在香港舉行,逾500名來自政、商、學等界別的嘉賓,圍繞“國際大變局 香港新征程”這一主題分享真知灼見。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當日在致辭時表示,香港是外向開放型經濟體,全球經濟、投資、社會環境不斷變遷,香港面對各種機遇和挑戰,但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之下,香港的機遇大于挑戰。他指出,要把握機遇,必須看清方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展望2025年,李家超提出3個重點方向:要體現愛國愛港力量于實際行動,共同建設香港;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自我革新,推陳出新;要擴闊全球網絡,在世界舞臺上說好香港故事。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表示,“香港新征程”的其中一個方向是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目前占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約4.5%,我相信這個數字可以在十年內達到10%,文化藝術將成為香港的主要產業之一。”他稱,2020年香港藝術品總銷售量已超過倫敦,繼紐約之后排行世界第二位,同時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文化藝術產業。“很明顯,這個發展中的產業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行政總裁梁鳳儀提到,早前跟隨財政司司長率領的代表團出訪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取得不少成果。這些成果標志著香港作為內地和中東的“經濟走廊”,繼續扮演著加強金融聯系的重點作用。
至于“如何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李慧瓊認為,香港在這方面具備很強的優勢,不僅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以往推出各項吸引人才政策也都相當成功。她也建議,香港吸引高端人才應增加國際元素,特區政府要主動積極“走出去”吸納各行業人才來港。同時,香港也應配合國家發展制定相應的規劃,完善吸引人才、培養本地人才、學科設置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
香港網絡媒體灼見名家自2015年起舉辦周年論壇,每年云集各界翹楚就香港和國際局勢發表見解,為香港未來路向共謀良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