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絕大多數的家庭結構都是兩位年輕人,上面贍養四位老人,下面照顧自己的孩子。隨著老齡化深入,處于中間層的年輕人,壓力正越來越大。一旦老人生病住院,那他可能就要同時受到照護老人、帶孩子、兼顧工作,三方面壓力的共同夾擊。在此背景下,上周六,國家醫保局**《護理類立項指南(試行)通知》,其中新設的“免陪護照護服務”項目,引發關注。
依據通知,“免陪護”不是無人照護,而是不再依賴患者家屬親自陪護,將由醫療機構的專業醫療護理員,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生活照護服務。并且國家還將對這項服務實施政府指導價,確保價格惠民,能夠承受。與傳統的住院找護工相比,“免陪護照護服務”有何不同?價格上能有多實惠?更重點的是能否真的保障服務質量,幫助每一個家庭減輕負擔?
在深圳市的龍崗中心醫院,本周五,26歲的帥**剛剛做完一場微創手術。雖然只有自己一個人,但她卻沒有特別擔心。因為幾天前術前檢查時,護士就告訴她,可以使用醫院的“免陪護照護服務”。對于日間手術患者,一天只需要支付80塊錢,就有醫療護理員從入院到出院全程對她進行生活照護。
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護理部主任 陶艷玲:從普遍的情況來看,選擇無陪護服務的主要有兩類人群,一類是老年人,可以讓孩子去放心工作,又減少了那種因為影響孩子的工作而產生的負疚、焦慮的情緒。還有一類就是年輕人,一個人在深圳務工,不希望家人擔心。
大約2年前,深圳龍崗中心醫院開始探索住院無需家屬陪護的“免陪護病房”,如今相關服務已經覆蓋了12個科室。隨意走進其中一間病房,就能看到兩種不同顏色制服的人在忙碌。身著白衣的護士負責患者的技術護理,身著紫色制服的醫療護理員則負責包括買飯,協助洗漱、如廁,幫忙換洗衣物,翻身等在內的生活護理。醫療護理員以小組為單位,每12小時一換班,服務24小時不間斷。她們來自醫院合作的第三方公司,工作的內容、標準等,都要嚴格遵守醫院要求。
每天醫生護士查房、交接班時,醫療護理員也要一同參加。他們將依據患者的病情,針對性地調整照護時關注的重點,避免因疏忽造成傷害。當涉及一些特殊病人時,他們還能判斷出哪些照護可以由他們執行,哪些必須向專業護士求助。
本周五,66歲的呂阿姨已經在醫院住了五天。下午,護理員團隊為她提供了洗頭服務。洗頭的過程中,除了有特殊的穴位**手法外,還播放舒緩的音樂,盡量幫助患者減輕住院帶來的焦慮。在甲狀腺乳腺科,患者以女性為主。對于即將進行手術的病患,護理員還會幫忙將頭發梳成麻花辮,既方便打理,也是想讓患者維持美好整潔的形象。
在龍崗中心醫院,“免照護服務”主要執行“一對多”模式,由一名護理員同時兼顧幾位患者,從而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目前收費類型有兩種:
一種是按天付費,比如日間化療一天50元,日間手術一天80元。
另外一種是按病種收費,比如肛腸科手術實施打包價,全程5至7天,350元。還有一些外科手術照護100元1天,但達到600元未來就封頂,后續即便天數增加,費用也不會上漲。對于病情較重,需要一對一服務的則相應貴一些。
陶艷玲:傳統的一對一的照護,其實很多時間護工是空閑的,我們這樣一種模式的話,一對多,攤薄了成本。第二,控制了第三方公司的收費標準,我們是一起來測定收費的標準,而且一定要低于市場價。傳統的護工到了節假日的時候,價格可能會翻倍。我們在協議里面就已經明確規定了,節假日我們也不允許漲價。
目前,龍崗中心醫院已經形成了家屬陪護、社會化護工陪護和“免陪護照護服務”,多種陪護模式并行的格局,患者可以自愿選擇。全國范圍內,還有福建、浙江、天津等十余地也已開展“免陪護”病房探索。依據通知,國家醫保局將對“免陪照護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今年底,各省要對接落實,調整價格。眼下,“免陪照護”費用,有的省全部由患者支付,有的省可以醫保報銷,對此,國家醫保局明確現階段將暫不納入醫保。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 朱同玉:醫療保險是治病用的,比如說生活護理是醫療的一部分護理的時候,我們才能夠講通醫保報銷,所以我們要從政策上、從定位上要講通了,我們這個事才能納入醫保體系,所以這還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我們不同的部門來共同破解這個難題。
相信經歷過住院的人們都面臨過找不找護工的糾結,不找護工的話,病人家屬就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親自陪護;找了的話,又擔心護工照顧得不周到,所以即便有了護工,病人家屬放手了,卻又總是不放心。
此次“無陪護病房”簡單說來,就是要讓患者和家屬做到“放手”和“放心”,這該如何實現?對此,護工群體需要做出哪些改變和提升呢?
每天上午,義烏市中心醫院護理員藍麗平,都會按照醫囑,督促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今年八月,該醫院在當地衛健委指導下,建立了“免陪護病房”,藍麗平經歷考核,成了“免陪護病房”的首批護理員,目前,她正照護著兩名骨科患者。
今年49歲的藍麗平,已經做了10年護工,經驗頗豐,但按照醫院要求,想做“免陪護病房”的護理員,需要在具體科室進行專科培訓,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專業要求變高了。
目前,像藍麗平一樣,想通過培訓進入“免陪護病房”工作的護工還有不少,醫院正在加強對其他護工的培訓力度。
在護理部看來,護理員群體的職業素養,會顯著影響到患者的住院滿意度,因此,想要提升滿意度,醫院就不得不規范護理員群體。
藍麗平在老家浙江龍游縣的醫院和目前的三甲醫院都工作過,她發現,想要在這個行業立足,既要懂專業知識,又要能愛崗敬業。此次“免陪護病房”的建設,增加了她的職業獲得感。
在“免陪護病房”的實際運作中,僅在上崗前進行培訓還遠遠不夠。因此,醫院還透過考核制度,監督護理員工作,目的是保障患者權益,并倒逼“免陪護病房”護理員提高照護質量。
除了醫院監督考核,“免陪護病房”的患者也需要在出院前對護理員考核打分,院方和患者的評價,會影響到護理員的職業發展。
結束了白天的工作,藍麗平看患者睡下后仍要在病房陪護,直到她所照護的患者出院,進入“免陪護病房”的兩個月里,她雖然面臨的考核多了,但她的收入也更為可觀。
藍麗平的勞動關系掛靠在一家醫院招標引進的護工公司,此前,只有找到服務對象才有活干,收入存在波動。“免陪護病房”由于有了院方的質量把關,所以吸引了不少患者家屬前來咨詢,而藍麗平進入“免陪護病房”后,只用按醫院要求服務好病人,就能獲得更為體面且穩定收入。
義烏市中心醫院護理部護士長 丁燕南:我們最終的改革其實是多方共贏的。首先從病人的安全來說,因為這些護工他們有專業照護能力了之后,肯定是安全的。第二個就是對護工,他也是職業認同感,職業滿意度是提高的,因為他有自己的技術了。
“無陪護”病房的出現,讓很多雙職工家庭可以“緩口氣”,但是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統計顯示,國內半失能、失能和失智老人約4400萬,也需要人24小時看守。而這只是一部分需要護理員照顧的群體,醫院中還有手術生病等等多種原因,導致需要照顧的人群。那么當下對于護理人員的需求量如此龐大,相關從業者的數量是不是在增多?經營護理服務類的企業在《護理類立項指南》發布的前后,又會有哪些調整,來跟上社會需求的步伐?
本周五,在這家位于天津的養護管理類公司內,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各種材料,準備著近期的招投標手續。隨著《護理類立項指南》的**,醫院對于外包服務商的護理員和管理層提出了更細致的要求,而天津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免陪護護理”病房的試點地區,當地機構都已經有了相較完整的管理流程鏈。
這一年中,這家公司參與護理類項目投標需要準備的招標資質中,和往年最不同的地方,就是投標公司的護理員需要持有醫療護理員證書,意味著護理員已經經歷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并且是完成了考核后才上的崗。而最早是在2014年時,天津市衛生計生委首次啟動了為期三年的推廣住院患者無陪伴工作。這家康護管理公司的創始人就受自身照護經歷的影響,再加上政策**,在同一年時,他便有感創立了該公司。
這家公司創立一年后,天津市印發《加強醫療機構病患護理員管理的通知》,之中就提到了要建立健全護理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并強調了歸口專業管理。因此他們通過調整管理模式,一個護工只需要負責一兩種類型的任務,以此提升照護效率,這讓公司的服務內容有了第一次優化。
通過近十年的從業經驗,再加上天津試點設立“免陪護護理”病房,讓他們的管理模式進行多輪升級調整,但每一次變動都無非關乎兩方面,其一就是對于員工的素質要求在不斷提升。而陪護員的門檻雖然并不算高,但是涉及醫療安全問題,因此在2022年時,醫療護理員這一職業被正式納入《職業分類大典》后,標準更加清晰。因此往年時,這家公司招聘條件幾乎不限制學歷,但在之后,一般情況下要求招收初中以上學歷,而限制年齡也從65歲下調到60歲。
現在,入職該公司,需要經歷兩個月左右的專業教學和考核后方可上崗,而之后公司每個月都會繼續給陪護員進行兩次業務培訓,而他們所服務的醫院也會有一月一次的專業培訓給到他們。除此之外,公司為了激發護理員的工作熱情,還在一個多月前舉辦了護理員技能比賽,獎金和資質提升的獎勵吸引許多員工參賽。依據最新的招標要求,這家公司在這兩年里,需要駐派一位項目經理到服務的醫院中,這樣管理起來更直接,同時也有利于監管和照顧到員工。
現在這家天津公司的員工數量一直在持續增長,但據介紹,除了幾個試點城市以外,他們在其他地區的業務中感受到,市場仍然有需求的缺口。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劇,未來對護理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此前有相關研究顯示,當下護理員缺口550萬,而護理員這一行業也被評為2022、2023年度緊缺職業。
過去住院找護工通常只能通過熟人介紹或者自己聯系,能不能找到好的基本靠碰,價格也不透明。這次《指南》**后,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和價格項目被規范化,能夠推動照護流程逐步朝著更專業方向發展。在老齡化的背景下,如何培養出許多高質量的護理人才,讓有需求的群體得到幫助,是護理服務市場在下一階段需要繼續探索的重點。
編導丨馬詣宸 姚道磊 郭佳靈
(央視新聞客戶端)